日本加大對香菇產地標示審查 對國產香菇菌棒出海帶來哪些影響?
日本消費者廳3月30日宣布,將對香菇原產地的標示進行審查。修改了“收獲地”為原產地的常規規則,將“接種地(在菌棒或原木中種植的地方)”定義為產地。產品上的強制性標簽。隨著進口菌棒衍生的“國產”產品分布增加,將進行修訂,以便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不會產生誤解。鮮香菇的使用寬限期為半年,干香菇等加工產品的使用寬限期為一年。
自2000年日本修訂JAS法以來,香菇菌棒的進口逐漸增加,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污染國產香菇后,中國香菇菌棒進口量急劇增加。這主要是中國香菇菌棒檢測農殘是合格,符合日本農產品進口標準。2012年中國香菇菌棒進口量為7129噸,2017年翻了一番,達到15649噸。從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,日本香菇(原木栽培和大棚栽培)的年產量約為7萬噸。近年來,日本國內香菇產量(約6.44萬噸/年)的92%左右是在大棚中栽培的。然而,這也包括從中國進口香菇菌棒并在日本收獲的香菇。
農產品通常標明產地為產地。香菇也是如此。然而,該機構認為“培養初期的環境,直到菌絲在培養基中生長對子實體的形成有很大影響”,并決定對其進行修改。如果標簽不正確,可能會因違反《食品標簽法》而受到處罰。過去,即使種植菌種的菌棒是進口,但在國內采收上市的,也可以貼上“國產”的標簽。據財政部貿易統計,2021年日本香菇菌棒進口量為37131噸。大多數來自中國,10年增長了5倍。林業局估計日本國內17%的香菇產量來自進口菌棒。生產者團體和其他關注當前情況的人已要求消費者事務廳審查標簽。日本特殊林產品振興協會常務理事山崎伸介表示,通過根據要求進行審查,消費者將能夠獲得適當的信息。
香菇主產區歡迎修改產地標示規則。在秋田縣橫手市生產菌床的藤原信弘(56歲)說:“毫無疑問,這對產區來說是機遇。我希望將來自國外進口香菇菌棒,而在國內上市的相關信息正確地傳達給消費者。”秋田縣內有許多香菇基地,本地都能完成從菌棒生產到收獲的整個栽培過程。
JA Zen-Noh Akita園藝和畜牧業部部長Ryo Yoshida也強調,消費者不知道的信息被公開,就能夠自主的選擇國產或者是進口香菇。
進口香菇菌棒快速增長影響日本國內鮮香菇市場
進口香菇菌棒的分銷增加也對市場價格產生了影響。從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進貨量來看,在過去五年中,幾乎沒有任何記錄的某個縣生產的鮮品香菇數量急劇增加。批發公司指出,“該市場鮮銷香菇其中大部分來源于中國香菇菌棒生產的。中資企業正在穩步向其他州擴展。”
暴漲與市場價格下跌之間存在相關性。與市場外的超市直接交易的情況很多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國內產品從銷售區拿走,多余的流入市場,導致市場崩潰。對香菇產地的標示審查之后,超市等消費者的反應是關鍵。其他批發企業則表示,“有的店鋪在選擇菌棒生產香菇產品時注重價格,有的店鋪低價進貨,提供與純國產產品相同的售價,牟取利潤。
日本國內生產者在購買香菇菌棒或在其他地州使用進口菌棒時,也必須按照修訂的規定采取措施。銷售香菇菌床的北研社長白田拓一強調,如果國內生產的香菇品質沒有體現在作為附加值的價格中,審查將無效。鑒于最近香菇市場的低迷,他呼吁消費者,多吃國產香菇。
來源:食用菌市場